42岁的李红走了,家属按照他的遗愿,捐献其遗体,他也由此成为界首市遗体捐献第一人。
靠摆烧烤摊为生养活一家四口的李红,在重病期间,签下了遗体捐献协议(《颍州晚报》2016年12月15日报道) ;尽管李红意志坚强,但依然没能战胜病魔。3月6日,李红的家人履行了他生前的承诺,将他的遗体捐献用于医学研究。
身患重病,他自愿捐献遗体
卖烧烤养家糊口,忙里偷闲时,参加志愿活动献爱心,李红的生活一度忙碌而充实。然而,看似平静的生活,却因为一种听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的病魔——“鼻腔恶性黑色素瘤”来袭而变得风雨飘摇。
在重病期间,李红饱受病痛折磨。得知自己时日不多后,他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,再做一些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,让更多人免于承受病痛的折磨。
去年底,在和妻子商量后,李红填写了遗体捐献登记表,并签署了捐献协议:去世后,将器官和遗体捐献,供医学研究。
彼时,界首申请遗体捐献登记的人并不是很多,全市也只有二三十人。
“社会对捐献遗体的认知还有待进一步提高。”李红希望能通过自己的举动,带动更多人行动起来,参与遗体捐献。
签订捐献协议后,李红似乎释然很多,但病情却日益严重,这让妻子刘倩云隐约感觉到不安。
重病后期,很多往事,李红都不再记得,不再关心,但对遗体捐献这件事,却异常执着。在生命的最后一程,他仍不忘叮嘱家人完成自己的遗愿。
亲友相送,他的精神让人感动
3月6日,得知李红的遗体将捐献后,界首蓝天救援队队员、志愿者及很多当地市民,都自发赶往殡仪馆,他们要和李红的亲朋一起,送这位可敬的中年男子最后一程。
“一个普通的烧烤摊主,却有这样的觉悟,这很让人感动。”参与相送的市民和志愿者都很受触动。生前,李红用男人的肩膀扛起一个家,撑起志愿服务的一片天空;去世后,他用遗体给这个他爱着的世界留下最后一份礼物。
生前,性情豪爽、乐于奉献的李红结识了很多朋友。
“最早不能理解他的决定,到医院看望他几次之后,感觉这种决定符合李红的性格。”李红的朋友张凯表示,尽管生活忙碌,但志愿、奉献精神,李红一直都在坚守,“捐献遗体,是这种奉献精神的延续”。
李红的妻子刘倩云多次昏厥,尽管她非常理解丈夫的选择,但看着丈夫永远离开她和两个女儿时,她还是难以接受这个事实。
遗体捐献,他是界首第一人
当日,在安徽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,举行了简单的遗体捐献仪式。李红生前的最后愿望实现,
界首蓝天救援队志愿者将李红遗体抬上省红十字会专车,遗体将被送至相关机构用于病理解剖等医疗科研。一年后,李红的骨灰将由省红十字会送回。
界首市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表示,截至目前,界首全市共有遗体和器官捐献登记23人,其中有两名在外地的界首人捐献了器官和眼角膜,本地真正捐献遗体的只有李红一人。
“我们也不是为了出名,只是希望李红的决定能引起更多人关注,李红的器官能为医学研究,为这个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。”刘倩云哽咽着说,这样也遂了丈夫最后的心愿。